第一,自動化儀表,也稱檢測與過程控制儀表,可以進行多種分類。
按使用的能源可分為氣動、電動和液動儀表;按是否帶微處理器的分為智能和非智能儀表;按儀表信號形式分為模擬和數字儀表;最通用的分類按作用劃分:檢測儀表、顯示儀表、調節儀表、執行器。
第二,自動化基礎知識,常識概念有以下:
被控對象:需要控制的機器設備和生產流程等。
被控變量:要求被控對象保持設定數值的工藝參數。
設定值:被控變量的預定值。
偏差:被控變量的設定值與實際值之差。
系統的過渡過程:調節系統在受干擾后,調節器調整參數變化的過程。
調節器:根據偏差,按一定的運算規律產生輸出信號。
積分1:消除余差,在系統經受干擾后使系統返回設定值。
微分D:補償容量的滯后,改善系統穩定性,提高響應速度。
第三,自動化基礎知識包括三種控制系統:單回路、閉環回路和開環回路系統。
單回路控制系統,由被控對象、檢測元件、調節器和執行器所構成的單閉環控制系統;閉環回路,既有輸出控制,也有回路反饋信號,被控制量的輸出會反送回來影響控制器的輸出,形成一個或多個閉環;開環回路:開環回路只有輸出控制, 沒有回路反饋。
第四,控制系統,分散、集散控制系統(DCS),綜合了計算機、通訊、顯示和控制等4C技術,主要原理是分散控制、集中操作、分級管理,集散系統是多級計算機系統,包括過程控制和過程監控。
DCS硬件主要包括控制站、操作站、工程師站、過程控制網;DCS系統結構主要包括分散的過程控制裝置、集中的操作管理裝置和數字通信網絡;集散控制系統特點是集中管理,控制分散,響應速度快、算法先進、監控操作方便,維護方便等。
第五,控制器,可編程邏輯控制器(PLC),專業化數字運算操作控制系統。
采用可以編程的存儲器,用來存儲執行運算、計時、計數等操作的指令,并能通過輸入和輸出,控制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。目前用得最多的是PLC編程語言,PLC編程簡單方便、可靠性高、抗干擾能力強,是機電一體化的精巧型產品。